經濟轉型應說得更清楚 引導企業及市民跟隨 文:劉信

面對媒體及坊間對香港經濟的質疑,特區政府由過去多次引用數據展示,例如「10間倒閉,16間開張」、香港錄得144萬間註冊公司創歷史新高等等,籍以證明香港經濟與市民所想實際有落差。近日對外說法更以「經濟轉型」,向市民解釋香港經濟的實際情況。然而,單單「經濟轉型」這個說法是不夠充份,應向市民更多地展述轉型的方向,讓企業及市民明白香港正在轉型的具體進程。

其中一個比較引述得多的說法,則是特首李家超出席地區諮詢會時,指現時香港經濟處於「轉型期」及「洗牌期」,期間必然有一定更替。李又特別提到一些海外公司來港進駐,例如美國鞋履品牌Vivaia、蘇格蘭威士忌Macallan、一些海外的拉面店、燒肉店等等。

但相關說法對於市民理解經濟轉型並沒有直接幫助,甚至可能會令市民對「洗牌期」的不解。因為引入的新企業種類,與香港過去所擁有的企業種類並沒有太大分別。回歸以降,拉面店、台灣燒肉店、海外鞋履品牌在香港即使未算得上隨處可見,無論如何也算不上是新行業或新發展。用這些例子去證明香港經濟處於轉型的話,反而讓公眾對香港正處於的「經濟轉型」更加不解。

例如回歸初期,時任特首董建華已高呼香港政府要發揮領導角色,為香港引進知識型經濟。當時的歷史背景相信諸君亦會記得,香港正式回歸,不少工廠北移,致使香港出現產業新空。由於土地及人員成本昂貴,香港政府致力發展資訊科技文化、提高香港教育水平,最終令香港成功配合國家改革開放的浪潮,以前鋪後廠方式配合當時大灣區的發展。

回到今日,當政府再度高呼「經濟轉型」及「洗牌期」時,那麼這個轉型具體究竟是什麼呢?相信政府內部掌握著各種最準確的數據,例如近年香港政府大力鼓勵創科發展,使香港頓時出現不少創科新企,獨角獸數目穩定上升,香港經濟轉型是否與創科相關呢?還是疫後因市民生活習慣改變,香港夜生活不再,市民外出消費意欲外降,五花百門的網購平台興起,香港內部的物流及零售業因而轉變?甚或是香港市民消費模式的確存在降級,故此會出現產業淘汰,但新興產業又能養活新一代香港人?

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城市,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及發展,定期作出轉型及改革是理所當然,不墨守成規具有高適應能力是香港特點。在完善選舉制度後,香港比以往更加融合國家發展,新方向如何走,政府應考慮提供更多方向及資訊,讓更多「舊產業」成功轉型,避免在轉型期間過多成熟企業倒閉,但同時新企業又未發展起來,結果「手術成功,但病人死亡」。

文:劉信

媒體工作者,學研社成員
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

最新文章